柳州市前三季度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15-10-16 16:46   

今年前三季度,柳州市建筑业继续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主要指标增速较小,但较上半年有所提高,整体形势仍然严峻。

一、前三季度建筑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建筑业产值增速小幅回升

前三季度全市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83.74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半年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的增速减少4.6个百分点。

(二)建筑业企业个数有所减少

前三季度全市有建筑业资质以上企业79家,比上年减少1家,有工作量的企业73家,比上年减少1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家,同样比上年减少了1家。

(三)本年新签合同额同比下降

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总签订合同额1145亿元,同比增长10.56%,但签订合同额中大部分属于上年结转合同额,新签合同额份额较少。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679.68亿元,增长37.56%,占到合同额总量的59.34%,而新签合同额465.6亿元,下降14.06%,仅占到合同额总量40.65%。新项目的减少,新签合同额的下降,预计会进一步影响建筑业经济的增长。

(四)劳动人员人数增长缓慢,技术人员明显减少

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为19.82万人,同比增长8.85%,其中工程技术人员0.9万人,下降18.69%

(五)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有所减少

前三季度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01.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804.26万平方米,下降32.04%。竣工面积837.83万平方米,增长19.7%

(六)各县区建筑业总产值八增二降

各县(市、区)中,柳南区、柳江县、柳城县、融安县、融水县分别以20.85%16.53%35%24.99%46.76%的增速保持稳定增长,而鱼峰区、柳北区增速为10.49%9.26%,增长相对缓慢,鹿寨县产值增速达到71.69%,是增速最高的县区,而三江县同比下降10.15%,是降速较高的县区,占全市产值总量达40.3%的城中区同比下降3.04%,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下降1.35个百分点,是拉动全市建筑业回落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5年三季度柳州市各县(区)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速(亿元,%)

 

2015年三季度

2014年三季度

同比增长

柳州市

383.22

358.91

6.78

城中区

154.49

159.34

-3.04

鱼峰区

8.95

8.10

10.49

柳南区

97.11

80.36

20.85

柳北区

114.93

105.19

9.26

柳江县

1.70

1.46

16.53

柳城县

0.48

0.35

35.00

鹿寨县

2.15

1.25

71.69

融安县

1.40

1.12

24.99

融水苗族自治县

1.18

0.80

46.76

三江侗族自治县

0.83

0.93

-10.15

二、限制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受宏观经济下行,特别是投资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大幅减少。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新签订的合同额465.6亿元,同比下降了14.6%,建筑业新开工面积804.2万平方米,下降32%。许多去年未完工而到今年继续施工的项目,基本都在一季度收尾,而二、三季度缺乏新项目开工,因此产值滑落较大。

(二)主要企业产值增长乏力,拉动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速回落。其中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累计产值同比下降4%,比二季度的降幅扩大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建筑业产值回落1.4个百分点,是拉动产值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其次还有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广西矿建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筑业总产值分别同比下降6.2%30.3%14.5%,分别拉动全市建筑业产值回落0.31.30.4个百分点。

(三)业主融资困难,资金压力大。很多工程由于业主拖欠工程款而导致停工,部分项目还存在由建筑方暂时垫资等情况,项目进度严重阻滞。例如广西矿建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等均存在这样的情况。

(四)受二季度雨水天气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减缓,如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部分项目就因为雨水干扰而影响了施工进度。

(五)南宁2015东盟博览会期间,要求各建筑项目工地停工,柳州市部分建筑业企业在南宁的项目受到影响,如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项目于911日后全部停工,影响了产值的增长。

三、对促进建筑业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要以建筑企业现代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转变企业的生产机制和资源优化配置方式。积极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流程,提高建筑业科技生产力水平。引导建筑业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制定企业技术标准和施工工法,增加企业核心技术储备,提升企业技术层次,形成管理科学、运营有序的企业氛围,进而提高全市建筑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不断增强建筑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调整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带动提升建筑业的整体实力。按照合理调控总承包企业,扶持培育专业承包企业,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思路,在努力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结构,发挥技术、设备、人才优势,实行一业为主、多元自济的同时,积极构筑分工明确、配套协作、整体优势明显的队伍结构,鼓励大型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扩展经营领域,做大做强;鼓励专业承包企业突出技术优势,做专做精。要在骨干企业中挑选一批工程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给予政策倾斜,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扩充企业实力。

(三)各县区要增强政府管理和服务功能,大力实施人才工程,促进建筑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深度发掘建筑业市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对建筑业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适当奖励和有关政策支持,针对当地建筑业企业的资质定级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让企业通过自身的改革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针满足资质评定的要求,从而增加各县建筑业资质企业数量,同时深度挖掘当地建筑业市场,多创造本地精品工程,合理规划大型项目和重点地方特色工程,使得本地建筑业能够顺势发展,做大自身规模,提高建筑业产值。针对建筑业统计人员及就业人员现状,积极开展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联网直报技术培训、报表业务知识培训、职称培训,务必保证联网直报数据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真实性,争取做到不漏报、不错报、不迟报,为各县区建筑业产值的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