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15年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平稳

  发布日期: 2016-01-15 16:56   

1-11月,柳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调查单位继续增加,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重点行业增速低等问题。

一、运行基本情况

(一)营业收入增长平稳

1-11月,柳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235家企业营业收入156.27亿元,同比增长5.8%,比1-10月提高1.1个百分点。9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速超过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4.9%,商务服务业增长39.0%,研究和实验发展服务业增长450.6%,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140.1%,居民服务业增长30.5%,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增长71.1%,其他服务业增长39.2%,文化艺术业增长302.3%

城中区、鱼峰区、柳北区、柳城县、融水县、三江县六个县区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均高出全市水平,分别是6.5%21.6%6.3%287.3%195.7%262.1%

(二)营业利润持续增长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7.34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1-10月提高2.8个百分点,比1-9月提高17.6个百分点。

二、发展亮点

(一)亿元企业拉动作用明显

30家超亿元企业营业收入115.94亿元,占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74.2%,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4个百分点。亿元企业地区分布:城中区8家,鱼峰区1家,柳南区10家,柳北区9家,柳江县2家。

(二)商务服务业贡献最大

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9.5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1.7%,同比增长39.0%,增速比1-10月提高3.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4个百分点。

商业服务业企业中,超亿元企业10家,实现营业收入39.95亿元,同比增长43.6%,占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80.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2个百分点。亿元企业行业分布:道路运输业11,水上运输业1家,仓储业3家,邮政业1家,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3家,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1家。

(三)新增企业不断增多

截止1-11月,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7家。其中鱼峰区、柳南区、鹿寨县各一家,柳城县3家,柳东新区1家。7家新增企业营业收入1.33亿元,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重点行业增速低。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道路运输业,仓储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商务服务业。四大行业营业收入137.0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87.7%

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45.87亿元,同比下降5.2%,低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同比增速11个百分点;仓储业多为粮食储备库,实现营业收入14.62亿元,下降8.37%,低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同比增速14.21个百分点;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营业收入26.99亿元,增长3.74%,低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改革,积极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

 确立服务业市场开放的新思路,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对社会资本的市场全面开放。提高这些领域对民营资本的开放力度,打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改善研发、物流、销售、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

(二)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业发展支撑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体系法律法规,增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信用服务机构发展,实施有效的信用奖惩机制,切实提高信用体系发展水平,降低服务业企业交易成本,提高发展质量。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行业统计工作,加强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科学、统一、全面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为服务业企业经营和管理提供准确信息。

(三)高度重视,继续加大企业上规入统力度

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企业上规入统工作,相关部门应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及时向统计部门提供信息数据。各级统计部门要做好入统企业的标准把关、材料收集、审批手续等技术性指导工作,确保做到应统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