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发展 2015年柳州市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
发布日期:
2016-02-02 11:14  
分享本页面至:
2015年,柳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4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原来的高速向中高速转变,柳州市消费品市场情况与目前新形势保持一致,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015年柳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4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全区排名第二,增速高出全区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
2、批发业稳中有升,零售业平稳过渡。批发业全年销售额147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增速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1042.96亿元,增长14.4%,增速比上年回落,但依旧保持稳定两位数增长。
3、住宿、餐饮业状况持续向好,住宿业增速在批零住餐四行业中居首位。柳州市住宿、餐饮业在经历2013年低迷期与2014年过渡期后,2015年度行业状况持续向好。住宿业全年营业额1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餐饮业营业额115.93亿元,增长18.3%。尤其是限额以上住宿业,三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7.72亿元,增长9.4%,由去年的下降0.6%转为增长。限额以上餐饮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全年营业额7.64亿元,增长10.6%,比上提高4.1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限额以上金属材料类商品市场发展不理想。在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共同作用下,金属材料类价格持续走低。2014年初从最高值约5000元/吨开始持续走低,目前金属材料类商品的价格处于三年来最低值,约为2200元/吨左右,价格降幅约为56.0%。金属材料类商品全年销售额294.75亿元(可比口径,下同),下降31.7%,增速比上年回落33.2个百分点,销售额占限上批发业销售总额的41.5%。
2、零售业结构过于单一。长期以来,中西药品和汽车两大类商品长期以来都是柳州市零售业的支柱行业。中西药品类商品销售额几年来都相对稳定,但汽车类商品销售的灵活性更强,因此对行业会带来一定的波动。2015年中西药品类销售额103.33亿元,增长16.0%。汽车类商品销售额125.56亿元,增长10.5%。
3、限额以上零售业占整个行业销售额比重低。2015年柳州市通过互联网实现限额以上229.00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的22.53%。其中批发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销售额228.70亿元,占批发业总销售额的32.21%。零售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额0.28亿元,仅占零售业总销售额的0.1%。可见,限额以上零售业贸易企业中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落后于全市平均发展水平。全市713家限上贸易企业中,有第三方网上平台的企业44家,仅占全市贸易限上企业总数的6.17%。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1、适应新常态,大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贸易电商企业,填补市场空缺。从大数据分析,目前柳州市的电子商务还属于起步和萌芽阶段,不具备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强势企业,也暂时没有成熟的技术,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电子商务产业链,这是市场上一大空缺。因此我们认清目前的形势,积极引导并扶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企业依托地方优势产业或知名品牌开展网络营销,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积极打造本地电商平台,尽力让本地企业填补本地市场有空,有效避免消费外流,力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并稳固这一电商新型业态。
2、优化企业结构比例。从目前柳州市的情况来看,批发和零售业的结构都过于单一,仅仅靠着1-2个支柱行业来支撑全行业的发展,单一行业波动过大有可能引起整个行业的波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单一的结构模式,将有利于整个消费品市场的向好发展。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